Search

【成長】

哥:我們班公民平均少於全校平均8分。
我:是喔!
  • Share this:

【成長】

哥:我們班公民平均少於全校平均8分。
我:是喔!
哥:老師有爆氣,同學也不開心,但我覺得還好。
我:?
哥:因為老師的教法不是針對考試,所以全班考低是正常吧!而這樣的教法其實可以得到更多啟發,同學也不用不開心啊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哥哥最近跟我討論教學與成績之間的關聯性。

從國中以來,他不太愛公民,覺得很無趣,考試也僵固。但現在老師的教法,用案例與討論,他卻認為蠻有意思,不過,就算公民變有趣了,還是沒辦法顯現在考試上,對公民的感覺,就卡在很微妙的僵局。

但哥哥跟我分享:他覺得知識與分數間,有時得取捨。尤其在課業愈加繁重的情況下,太過刁鑽考題而衍生出的分數低落,不必太在意,重要的還是在接觸這些知識的過程中,到底有沒有思考與收穫。

哥哥認為:在競爭激烈的氛圍中,同學們在意分數的高低,因為往往一分就會有明顯排名落差,但這未取得的一分兩分,除了讓自己有點失落外,並不會造成人生上太大影響。反而是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與對話,即使無法直接促使成績提升,但對於自己的成長卻可能有更關鍵影響力。

聽了哥哥的話,我真切感受到成長帶來的改變力量。

我想起哥哥小一時第一次接觸照樣造句,受到很大衝擊,他很苦惱問我何時才能自由的想,那時我用他可以理解方式,跟他談學習的界線是可以由自己來界定。當時,我也不知道這樣模糊的概念,他到底理解多少?是否真的有解決他的問題? (https://blog.xuite.net/sama01/blog/30036262)

九年多過去了,他一直在體制內受教育,但在學習這條路,他走出自己的方向,而且愈走愈自在與自信,那些被抨擊的桎棝,非但沒有限制他,反而讓他從中得到更多的省思與成長。也真切讓我理解,他用自己的方式,實踐了學習真的可以沒有界線。

很多人無法想像,我為什麼可以用幾近放任的方式,來面對小孩的學習與成長。我覺得觀念與思想上的溝通與理解,比實際作法的要求更重要,所以我會花很多時間跟孩子討論,但不會要求他們怎麼做。孩子會因為理解,主動去找尋最適合的方式與改變契機,這種自發動能,可以觸動我們預料不到的變化,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,當我們還不確認孩子可以發揮到什麼程度時,為何要用自己的經驗去限制他?

成長,是人生必經之路,也是需獨立走過的路,讓孩子自己慢慢嘗試、慢慢走吧!也許有一天,會看到多年前完全預料不到的豐碩收穫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與兒子們的生活、閱讀、思考與對話
View all posts